近日,丽水市大港头镇北埠村村民吴某从杭州银行丽水分行获得一笔20万元的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夏季茶叶大量收购急需的周转资金问题。
90后小伙吴某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于2015年开始做农村电商。他将收购的成品茶进行品种分类,进行特色包装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因采茶季大量收购茶叶,需要资金周转。杭州银行丽水分行客户经理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采用“线上扫码”申请的方式,申请通过后,客户经理立即预约上门提供开卡、签约服务,不到2个工作日就顺利完成了贷款发放。吴某也对该行产物及服务非常认可,在其成功办理贷款后,向同村村民大力推荐该行产物。
近年来,杭州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及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立足自身特点,发挥机构优势,健全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投入,完善金融产物,健全配套机制,积极推动“叁农”金融业务做精、做专、做强,不断优化“叁农”金融产物服务模式,满足乡村振兴领域多样化金融需求,为服务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苍产蝉辫;科技赋能振兴乡村
一直以来,杭州银行持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户”的金融服务力度,在浙江省范围内向农村居民推出“支农惠农”的整村授信业务,这是该行深耕农村普惠市场、金融服务振兴乡村的一大举措。
2021年,杭州银行整村授信系统上线后,针对农村居民的需要,推出了个性化产物——云小贷“整村授信”,产物在数字普惠上运用了规则引擎决策模型、人脸识别技术、移动作业设备和电子签名等金融科技技术,提升了数字渠道体验,将金融服务送上门,缩短了农村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距离”,开创了商业银行科技赋能小微业务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围绕“数据”,杭州银行不断扩大普惠服务群体,基于系统模型搭建,开发了在线申请、在线自动预审批、线下核实签约、网上自助提款和还款的一系列功能,实现贷款授信“前端标准化、后端集约化”,让村民“一次银行都不用跑”,满足了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
坚持“本地客户、本地业务、本地资产”的基本信贷法则,服务农村实体经济;坚持“小额、分散”的业务定位,确保信贷资金投向符合政策导向要求;借助“人缘、地缘”优势,解决在叁农金融服务过程中,信贷业务投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该产物以区域划分责任田“网格化”的集中营销作业模式,增强了市场营销准度、增加了客户来源广度、也提高整体利润收益,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式”营销,整村授信下客户经理通过对接关键人,精准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杭银力量服务“叁农” 惠农惠民落到实处
杭州银行通过农村需求调研及竞品分析,在政策指引下,不断完善产物功能,提升便捷性,并组织开展整村授信活动,为各分支机构开展业务营销提供坚实的后盾。各分支机构因地制宜,通过与当地政府、主管单位联合开展金融咨询、公益等服务工作,在主要交通路口、宣传窗等张贴相关讯息,针对人流较为集中区域,进行定时、定点、定人宣传,扩大涉农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在各类“叁农”服务活动中,该行客户经理奋战在服务群众的最前线、拓新挖潜的最前沿、引入金融“活水”的最前端。如衢州分行开展了“杭州银行江山支行走进大夫第村”活动,结合基础金融知识、防诈骗攻略等村民感兴趣的话题,以整村授信业务为切入口,一笔一划填补了大夫第村金融知识的“空白格”。温州分行组织了端午节活动,提供包粽子扫码抽奖一条龙服务,现场气氛火热。台州分行行班子成员集体出动,现场答疑,服务村民,相互交流,广大群众都坚定地表达了对下阶段乡村振兴的期待和信心;其中院桥支行自制宣传小推车,配上醒目的红色横幅,环村宣传。淳安支行以“党建+普惠金融”为抓手,通过采取“党建搭桥、金融服务、银政联动”等工作措施,深入村委开展“办实事、解难题、减负担”活动,解决农户资金需求问题,发挥金融服务“造血”功能。
金融振兴乡村,杭州银行一直在行动。积极响应政府“普惠金融振兴乡村”的号召,该行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不断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该行已审批整村授信项目152个,累计授信金额3.26亿元,累计服务客户196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