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温州分行日前派员参加温州市商务局和外管局联合举办的金融助力外贸稳增长暨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小微公司汇率避险政策宣讲会,并与温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了汇率避险合作协议,为投身普惠金融大潮、打造“人民满意银行”又新添了一把利器。
记者了解到,2022新年伊始,该行就吹响了“一季稳、开门红”的号角,瓯越大地上荡彻奋斗者的足音,在新的赶考路上,全力投身于为城乡居民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普惠金融大潮中,当好温州市“稳中求进”开新局的坚实金融后盾。。
做公司信赖的银行,助力实体经济开门红。
近期,工行温州分行向尝蚕集团公司在福建的子公司提供发电厂建设项目贷款4亿元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并在在上级专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22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发放第一期项目贷款2000万元,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公司夺取首季“开门红”的第一个镜头。
一直以来,该行聚力精准滴灌,做好实体经济“加油站”,近段时间更是深入开展“走出去”专项活动,确保第一时间对接公司融资需求,加大公司信贷投放力度,助力温州市经济取得高质量高水平“开门红”。
事实上,在温州,民营公司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产业升级的引领者。工行温州分行发挥大行“头雁”效应,引导资金更好地流入民营公司,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积极贯彻落实对于支持“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叁大示范区”建设、温州金融综合改革、“1+1+狈”金融创新行动计划、“融资畅通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助推供给侧改革,着力破解民营和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比如,实施“千户提升”工程,推进保市场主体工作,主动让利实体经济,最近一年共对400多家小微公司实施了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延期偿付贷款本息合计8.38亿元;再如,通过“叁个倾斜”有效举措,支持科创型公司发展,并在授信条件、贷款规模、融资成本上予以倾斜,保持科技型公司平均贷款利率4.15%的市场底部水平。
做锐意创新的银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工行温州分行重点加大对行业龙头公司、“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公司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坚持将绿色低碳产业作为信贷投放的重要战略方向。其中,成功发放首单全省(不含宁波)碳中和债、首笔全市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并在乐清投放全市目前金额最大、利率最低的一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
同时,该行在债券承销发行方面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分局等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成功发行,这笔业务是全省(不含宁波)首单碳中和债,并创近5年来全市场同评级同期限最低票面利率,同时也被评选为全市金融创新十大案例之一。
此外,工行温州分行助力融资畅通工程,精准聚焦首贷续贷工作,充分发挥120家营业网点和11家小微中心支行作用,将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基层一线,实现了“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在提高融资服务效率方面,加快线上短流程业务落地,包括“经营快贷”“别抵快贷”等线上业务实现线上自动准入、短流程环节审批,打通融资畅通最后一百米。
做人民满意的银行,让金融服务走到身边。
工行温州分行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一季稳、开门红”的赶考路上,增添了一份“暖意”。
走进市分行营业部,立即就能感受兼具个性化需求和温馨化体验的“暖心”厅堂服务,这家标杆网点通过引进“工小智”智能型机器人、智能终端设备等,提升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实现柜面排队等候客户有效分流。
比起硬件,软件更具内涵,更考验一家银行服务的优质程度。市分行营业部以免费“金融体检”形式,向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资产分析,针对性地设计客观、专业的资产配置方案,最大程度地契合金融服务需求。
同时,通过“理财下午茶”“金融知识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对街道所属各居委会居民和社区单位职工,进行广泛的金融知识普及;创建“爱心基金”,用于困难员工和共建社区困难家庭的帮困送温暖。
又如辖属瑞安支行营业室,从成立之初的叁铁精神,到90年代的微笑服务,再到20世纪初的关爱服务,直至现在的情怀服务,38年来大楼几经翻修,不变的是对客户的坚守、对服务的坚持。
近年来,瑞安支行营业室同政府部门多渠道对接,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打造“民生+”“政务+”的衍生金融服务。通过引进“瓯易办”业务办理机、人行征信查询机等设备,让客户“最多跑一次”,轻松办理社保待遇领取认证、不动产抵押登记、户籍证明、征信查询等多项业务,实现“金融+政府”延伸服务。正是这多年如一日的优质服务,让瑞安支行营业室获评“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
工行温州分行的“暖心”还体现在对公司客户上。新冠疫情发生后,更是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服务的宗旨,深入全面地思考满足公司需求,协助公司渡过难关。在了解到本市一些公司希望工商银行能上门为其员工办理工资卡的需求后,该行迅速部署,统筹安排,派出金融服务小分队上门服务。此外,还采取有力措施,挖掘客户需求,第一时间与公司建立联系,尽全力帮助客户复工复产,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公司走出困境。(郑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