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服务,让“候鸟”莓农“借力”飞越难关
建德的莓农师傅是一个略显特殊的人群:他们像候鸟一样,足迹遍布全国19个省(区、市),只有每年短暂的农闲时节回乡修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他乡辛勤耕耘甜美的“事业”——全国每20颗草莓就有一颗出自建德莓农之手,草莓也成为了建德农业最具影响力的“金名片”。
2021年冬季,江苏南通的草莓大棚里,35岁建德小伙黄滨又一次迎来了丰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丰收里,多了一分历经跌宕后的“定心”,多了一分重新“起跑”的“信心”,更多了一分来自家乡金融支持的“暖心”。
黄滨在外种植草莓已经叁年多了。在草莓种植领域,大棚种植是主流。大棚种植的好处是产量不受大小年和气候影响,这也是让黄滨“笃定”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份笃定却被突如其来的天灾打碎了。5月30日江苏南通的风灾将他60余亩的草莓大棚吹倒大半,满棚秧苗损失惨重,半年多的努力付诸东流。
黄滨消沉了一段时间,但路还得继续走,日子还得往下过。收拾好残局,整顿好心情,他准备重新起步,“民泰银行”——这个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家乡银行的名字第一时间跃入他的脑海。黄滨与民泰银行的结缘始于大半年前的草莓收获季。那时,民泰银行建德支行客户经理组队来到江苏南通,为异地打拼的莓农送去金融服务。乡音亲切,也让他对民泰这家银行有了初步印象。看着20来个同乡从民泰获得了贷款,黄滨将这一幕记进了心里。
5月底风灾过后,民泰银行建德支行对那20来个莓农进行了电话回访,了解他们的受灾情况,这一次,黄滨主动拿起了电话。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民泰建德支行立即为他启动快速办贷方案:收集资料、查询征信、审批、放款……黄滨抬手一算,从打出第一个电话,到民泰的10万元贷款打到自己账上,仅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民泰的服务果然名不虚传,真正地是将金融送到了我们手上啊”,黄滨的赞叹发自肺腑。今年这个草莓销售季,“灾后重生”的草莓大棚给他带来了每天至少1万元的销售额。身边有同伴,身后有支持,未来有奔头,这些莓农师傅在外漂泊、打拼的日子,再苦也甜。
驻村办贷,拓宽“靠水吃水”新内涵
富阳五丰岛,旧称“长安沙”,位于浦阳江、钱塘江、富春江叁江交汇处,是典型的冲积沙洲。岛上水产养殖塘波光粼粼,生态农庄炊烟袅袅,一派宁静安逸的原生态田园风光。就在十多年前,五丰岛上还远非这般光景。当时的五丰村,黄沙采运是主要产业。富春江河道曾经每年采砂规模全省最大,然而利益驱使下的过度采砂也对生态造成了破坏。为了加强富春江河道管理、守护富阳水清岸绿,富阳政府逐年控制、减少年采砂量,原本以采砂为生的村民面临“转换赛道”的挑战。
“我们一家人,岛上生岛上长,靠水吃水是天经地义的事,”五丰村的施师傅回忆起这段往事,不禁感慨道。施师傅响应政府政策,逐步缩小、退出手上的挖沙、卖沙生意,转而探索船运行当。白手起家虽然辛苦,但施师傅形容自己,“认准了一条路,再苦也不怕”。叁年多下来,施师傅的运输船队从无到有,如今已拥有了五条货船,主要跑桐庐、富阳—嘉兴—上海这条航线,五条船每月货运量近2万吨,每年收入8、900万元,净利润近百万元。再加上家里在五丰岛上生态农庄每年近30万元的利润,施师傅一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事业红红火火,生活大有盼头,可施师傅心里始终有个小小的“不痛快”。船运行业有个特点,每趟跑船,运费要自己先垫付,到货3-4个月后结清。施师傅的船队,每月要垫付50-60万元,这可是笔不小的数目。五丰岛在叁江交汇处,出入岛靠轮渡,水上半小时,下船后再开近一小时车才到富阳城区,交通不便。施师傅想走银行贷款周转运费的路子,可进城办事的舟车劳顿又让他大呼“吃不消”。
2021年9月,事情有了转机。施师傅发现,每逢周叁,都会有几个银行客户经理来岛上。同村的人告诉他,这是民泰银行富阳支行的人来村里驻点办公,为村民解决资金需求,无论是办信用卡还是申请贷款,都可以当面沟通、当场解决,不用下岛半步。
“还有这样的好事?”施师傅决定找民泰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还真解决了他长久以来的困扰。“我以为办贷款不是要抵押,就是要找人担保,想想就麻烦。现在民泰只要我们夫妻双方签字,我们自己的农庄做担保,80万贷款没两天就放下来了,”施师傅喜笑颜开,还不忘补充一句,“贷款审批都是他们客户经理来回在跑,我一步都没下岛,真是太方便了。”有了资金支持,施师傅的运输生意更稳定了。看着江边不再有轰鸣的挖砂制砂设备,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愈发富足和美,他愈发觉得自己“转行”这件事,做得对。
2021年8月,富春江(富阳段)全面停止采砂活动,富春江的“采砂时代”正式成为历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赋予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老话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越来越多像民泰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的支持,让农民们与山水共存、共兴的富裕之路走得更稳、更坚定。
雪中送炭,助力花农“转型”走出困境
2021年国庆长假,樊伯的花卉农庄里游人如织,而“前花农”樊伯也迎来了自己的人生转折。
樊伯有叁十多年种植经验,是余杭万常社区有名的苗木种植大户。此前,他的种植大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花卉苗木品种多样、质量优等,种植的花卉苗木根本不愁销路,他种植的郁金香被行业内称为“最优品种”,曾被杭州太子湾公园大量收购。
时移世易,因杭州行政区划调整、市政改造影响种植地水源等原因,樊伯的花卉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从前合作的大客户也弃他而去。新客户的开拓非一日之功,合作中断后,尽管亲朋好友出于同情,将商务往来的花卉生意都交给樊伯,但依然无济于事。他主营的郁金香向日葵销售额锐减,从两百多万落到不过二叁十万。即使试图转型零售,降价抛售,也鲜有人问津。归根到底,日益壮大的电商群体早已凭借着“双驱动”模式占有控制了市场,线下实体经营的模式已经反击无力,举步维艰。
面对惨淡的现状,樊伯寻求改变,试图走出一条新路。就在此时,民泰银行余杭支行的客户经理上门来拜访。在客户经理的协助下,樊伯慎重地拟定了转型方案:转型度假农庄,修整种植区域,搭配村子原有的池塘,营造花海鱼池美景,并在本地公众号上投放宣传物料,将家庭游农庄的名声打出去,为渴望周末小憩减压的城里人提供度假好去处。根据樊伯的资产状况,余杭支行还向他提供了一笔50万元的贷款,为他的“转型”之路添了一把“助力”。
2021年初夏,农庄乐园开业,内可赏花拍照、坐岸垂钓,也可采摘蔬果,在节假日时,客人来往不断,生意红火,樊伯忙得不亦乐乎。国庆长假,樊伯的农庄流水达到110多万,预计全年销售额可达500万。
支持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银行业金融机构任重道远、责无旁贷。今年以来,民泰银行杭州分行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网点,以网点为圆心,辐射周边乡村。截至1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户数8000余户,涉农贷款余额38.19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