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镇海区蛟川街道迎周村“蓝领公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响声隆隆,工人来来往往忙碌非常,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正在施工建设的是迎周村特有的“公寓式”新农村建设住房,由农发行宁波市分行提供融资支持。
据了解,“蓝领公寓”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破解村内大量外来人口的居住和管理问题,在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村庄管理质效的同时,还能为村民带来“实打实”的经济利益。该项目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作为立项主体出地,地方国企作为建设主体出资,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通过村企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乡村项目合作开发。新建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收入将按年分配至村经济合作社,保守预计,村民分配收入在项目建成使用后将实现每年10%的增长。
▲镇海迎周村项目建成效果图
然而,这一项目的推进过程并不容易。根据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土地手续无法落实,二是项目立项主体必须为村集体,这两个问题都很棘手。了解到公司困难后,农发行宁波市分行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并向上级行争取政策支持。各级行领导对迎周村保障性租赁用房项目都高度重视,以支部党建结对的形式组成省市区三级联动“项目专班”,多次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公司代表调研座谈,最终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成为全省系统首个,也是镇海区金融机构中首个获批的集体土地开发项目,为下一步市域乃至省域同类项目开发融资提供了范例。
国务院印发的《对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迎周村“蓝领公寓”项目探索出的“联营融资”模式为宁波乃至全省各地通过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提供了有力参考,为浙江省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打造了“农发行样板”。而像这样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举措和案例,宁波农发行提供了许多。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促进信贷供需精准对接
今年以来,农发行宁波市分行紧扣乡村振兴主线,围绕“三争三服务”工作方案开展专项营销服务,主动促推与慈溪、象山等10个县市区政府开展项目政策会谈,对接一批优质客户,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同时与海曙区政府、象山海洋产业链龙头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银政、银企合作。截至目前,累计营销对接项目93个,意向贷款金额近770亿元,投放各类贷款71.77亿元,支持了包括浙江海洋运动中心(亚帆中心)及配套道路工程、宁海智能汽车小镇基础设施PPP项目、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镇海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及海塘安澜(一期)工程等一系列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好项目,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该行大力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齐公共环境卫生、生活保障、文化教育等民生领域突出短板,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积极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态保护修复,累放长江大保护类贷款16.58亿元。积极支持城乡融合建设,助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累放城乡一体化贷款19.42亿元。持续加大扶贫支持力度,向雅戈尔发放4亿元产业扶贫贷款。
▲象山亚帆中心项目建设现场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帮助公司排忧解难
该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开展服务民营小微公司提升工程,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政策,继续给予合理信贷支持,共为9家公司办理无还本续贷,涉及金额4780万元。与四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开展合作,帮助小微公司解决融资担保难题。持续优化提升信贷质效,针对客户的不同融资需求,积极向上级行争取相关政策,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持续推进让利惠企,对中小微和普惠小微等公司积极落实优惠利率政策,对长江大保护类和城乡一体化类等项目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今年以来共计为公司减免服务手续费等16余万元,减免利息费用约1400万元。
8月25日,农发行浙江省分行与余姚市政府签署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地专项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乡村振兴集成改革、城乡融合均衡发展、城市更新改造提升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洽谈。下一步,农发行宁波市分行将以此为依托,积极推动与余姚市政府的进一步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改革创新探索新产物研发,精准对接“共同富裕先行地”建设项目。同时,着力在全市形成辐射效应,找准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深挖潜在资源,借鉴同业经验,提高市场化接轨程度,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政策性金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