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制片厂传媒

金融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农行助力苍南桥头村消薄增收奔赴共富
点击量:6041 2021年11月01日

自叁年前引入柑橘种植,最近,苍南县马站镇桥头村第一批柑橘已经上市。“虽然产量不大,但是我们有信心,经过这几年的培育,明年的产量有望提上来”,桥头村村支书陈章金说:“到时候顺利的话,预计每年至少会有十几万元增收。”

这片高山柑橘园正是在中国农业银行温州苍南支行的产业支持专项资金扶持下,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叁年前,浙江农行与桥头村正式结对,农行苍南支行员工刘寒青作为桥头村的驻村干部,参与、见证了桥头村摘掉“薄弱村”帽子的过程:村集体经济逐渐走出负债困境,低收入村民生活逐渐改善。

这是我市金融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千千万万案例中的一个。农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市出台的《对于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中,“加强对薄弱环节倾斜”的要求,以“金融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叁大组合拳,助力桥头村消薄增收,奔赴共富。

赋能村集体走出债务,实现增收

“我们村去年底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农行对我们帮助很大”,据陈章金介绍,原来村集体经济有约200万元的负债,随着村里开拓收入来源,近叁年来农行“输血赋能”,村集体经济逐步走出负债困境,每年大约已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在桥头村消薄增收的过程中,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是一大关键。据了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3722平方米,共有近300套公寓可用于出租,每年可为桥头村村集体增收10万词15万元。项目建设自然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农行为此开设绿色通道,共给予1500万元贷款资金,目前已发放750万元。

高山柑橘园则是桥头村对增收给予厚望的另一大项目。农行每年向桥头村捐赠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的集体产业。如今,走进独具桥头村特色的高山柑橘种植基地,可看到这里的柑橘园已完成水池、路基等基础建设,柑橘苗已全部种植。

经过前期培育,第一批柑橘在10月已刚刚上市。“第一批柑橘我们尝过了,我们对明年真正量产非常期待”,刘寒青说,根据规划,高山柑橘园有望每年给桥头村村集体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

陈章金表示,加上办公楼出租,农产物组货销售等,村集体盘活存量资产,多渠道开拓增收,目前年收入有十几万元,而且未来有望继续增加。经济的水“活”了,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前景越来越好。

支持低收入农户改善生活,服务便捷

2017年末,桥头村低收入农户有85户、320人。经过农行近叁年的帮扶,该村低收入群体已减少36户、242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从5800元增长至10500元,实现翻番。

无论在哪里,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就是“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对于村里的特困人群来说,这个愿望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对于这部分群体,农行以非常低的利息给我们村民贷款,让他们能够改造、重建原来的危旧房,住上安全的新房子,实实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改善了生活环境。”陈章金介绍道。

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让村民拥有收入来源,农行对有资金使用需求的两户低收入农户共发放了农户贷款12万元。其中有一残疾贫困户贷款在周边镇开设汉堡店,目前经营步入正轨,家庭经济“造血”系统开始运转,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助力特色农产物生产销售,全行联动

桥头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水果和蔬菜。农行与桥头村结对帮扶以来,村民想要贷款购买农资越来越方便。

农行对桥头村全村村民建立了信用档案,大部分村民都获得了预授信,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农行提出申请,放款时效快,而且可以随借随还,利率执行普惠利率。截至9月末,农行在桥头村已建立农户信贷档案504户,发放农户贷款客户124户,农户贷款余额2118万元。其中,纯信用自助循环惠农别贷余额309万元。

不过,农产物或多或少都要“看天吃饭”。每当遇到灾害天气等造成的产物滞销,农行根据产物销路情况,还会针对性开展消费帮扶。比如,今年初马站出现西红柿丰产不丰收的情况,西红柿全面滞销,农行主动对接开展“线上+线下”助销活动,通过入驻掌银商城、员工采购、网点义卖等渠道,助销西红柿超过10000公斤。2019年以来,农行各级工会采购特色年糕、四季柚、杨梅、葡萄等优质农产物,合计帮助桥头村实现销售金额近72万元。

陈章金说,村集体组织货源,由农行统一采购,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充实了村民的腰包,也帮助马站水果进一步打响了品牌。


来源:农行浙江省分行 编辑:农行温州分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