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动能强劲。
面对数字经济新机遇,如何开启数字金融新篇章,在数字赋能中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矗立于红船起航地,工行嘉兴分行坚持主动作为,以国有大行的务实担当和创新服务,不断成为数字金融的探索者、开拓者和践行者。
首创专属评级授信模型,推动科创金融改革再升级;大数据赋能产物创新,构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生态圈;银担数字化对接,共破小微公司融资梗阻;智慧场景延伸提升服务覆盖,浇灌乡村振兴金融活水……近年来,聚焦数字赋能,工行嘉兴分行紧跟嘉兴打造科创金融改革国家级试点、长叁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步伐,用创新引领发展,以智慧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在与城市同频共振中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引擎,以数字金融助力嘉兴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
首创专属评级授信模型 纵深推进科技金融改革
在今年的全市金融“保供、调优、防风险”工作会议上,“金融支持科创公司新模式”成为了参会代表们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
匠心聚焦,打造科创金融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各地区域性科创金融改革试点项目进展顺利,但不少科创公司在融资中面临信用等级评定低、授信额度测算小等问题。鉴于此,工行嘉兴分行抓住长叁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向总行争取适用科创公司“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等系列配套政策。今年初,工行嘉兴分行成为工行体系内首家适用科创公司“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等各项总行配套政策的二级分行,全辖支行均作为新市场特色支行开展科创公司服务工作。
“相比传统的公司评级授信模型,‘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的评级更侧重定性指标评价,包括创始人和研发团队、研发成果与技术、市场竞争、成长性、融资情况等五个方面。可融资额度的测定更侧重于未来的营业收入预测+未来可用于偿债的其他收入,并考虑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工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实现了从看过去、看财务报表、看抵押担保到看未来、看核心技术、看核心团队的转变,工总行前期在杭州、深圳部分支行试点时,就受到了当地科创公司的普遍好评。
而这样的好评,在嘉兴如潮。采用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后,不少科创公司的评级授信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2021年7月末该行新增科技公司信贷客户95户、新增融资35.6亿元,有效提升了科创公司的金融支持力度。
接下来,工行嘉兴分行将深耕科创金融,积极转变服务理念,紧紧围绕长叁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结合嘉兴地区的经济特征,加大对区域内科创公司客群的研究分析和营销拓展,积极落实嘉兴市“融资畅通、金融赋能”行动方案,为科创金融改革再升级发挥好国有大行的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
大数据赋能产物创新 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近日,在工行嘉兴分行,一场为辖区内优质核心公司上游供应商公司的“融资加速度”正在上演。运用供应链融资的创新方式,该行成功为其业发放了6000万元的融资,而更惊喜的是,从准备资料进行申请到公司成功办理仅用了半天时间,实现了在供应链线上融资领域又一新突破。
据了解,本次供应链融资的发放主要依托的是工行的“工银别信”产物。“工银别信”数字供应链业务基于核心公司的优质信用,通过工行自建的线上平台,以数字方式为核心公司在线签发、承诺在未来确定日期支付信用凭据的业务,持有者可凭该凭据申请在工行办理融资。
“‘工银别信’将核心公司的优质信用惠及全产业链,将融资覆盖面扩展到为核心公司的上游中小供应商。”工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业务创新应用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可流转、可拆分、可合并,既安全可靠,满足产业链多级流转的实际业务需要,也方便小微公司办理融资,当天申请实时到账。这也打破了传统小微公司融资高度依赖担保、抵押物的弊端,着眼于小微公司的“信息流”“现金流”,依托于核心公司的信用流转,为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顽疾”提供了创新解决路径。
“工银别信”只是该行在持续推进金融创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诸多实践探索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工行嘉兴分行在市委市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工作指导下,工行嘉兴分行认真贯彻“六稳”“六保”总要求,聚焦小微公司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方式,以大数据赋能产物创新,不断提升数字经济驱动力。
下一步,该行将在科技型公司、先进制造业等小微公司集聚领域继续先行先试,构筑围绕核心公司上下游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不断加强银证合作、产融结合,以科技驱动业务场景创新,构筑“政府、产业、金融”支持小微公司生态圈,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为建设“五彩嘉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银担协作数字化对接 共破小微公司融资梗阻
“动动手指头,110万贷款就到帐了,这下不用为钱发愁了!”在秀洲区从事专用设备研发制造的公司主张先生对工商银行的“国担快贷”赞不绝口。从手机客户端发起贷款申请,通过线上全程审批流程,他的公司在当天就顺利获得了这笔流动资金贷款。
而这也是嘉兴市小微公司信保基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工商银行嘉兴分行合作的首笔“国担快贷”业务,标志着“总对总”担保业务进入线上时代。
根据“总对总”担保业务和“国担快贷”相应协议约定,信保公司与工商银行嘉兴分行将携手为嘉兴小微和“叁农”提供12亿元抵质押担保贷款。“‘国担快贷’是工商银行联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依托客户结算流水、纳税数据、交易情况等多维数据,在原有信用类小额贷款产物基础上增加担保提额的创新产物。”工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该产物经营快贷业务框架和管理办法内,筛选出了“商户贷”“结算贷”“税务贷”“泛交易链”“代缴税”“用工贷”等总行场景纳入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合作框架,通过国担体系内已签订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相关合作协议的担保机构提供增信,在线办理融资业务。
相比传统“经营快贷”模式下的信用贷款,“国担快贷”的授信额度最高可提升至原有额度的2倍,最高额度可达500万,同时贷款利率将下降30-50个叠笔。不仅如此,基于银担数字化对接,申请人只需要通过扫一扫等方式,即可实现线上申请、线上提款。
而这样的“指尖服务”,也得到了小微公司、“叁农”群体的认可和肯定。
自首笔业务落地之后,不到一周时间“国担快贷”的业务办理量就突破了500万元。下一步,工行嘉兴分行将持续扩大“国担快贷”业务的受益面,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融资与银行服务体系优势,疏通融资梗阻,将信贷资金精准投放到小微公司和“叁农”领域。
“村社e贷”支持乡村振兴 数字化场景延伸服务触角
在海宁市袁花镇新袁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起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农田、河道、村道也将全面升级,一幅更美的乡村发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在美丽乡村蝶变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就在上周,工行嘉兴海宁支行成功向新袁村所在的经济合作社发放了500万元的村社别贷,用于支持全村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该笔贷款也是工行嘉兴分行辖内落地的首笔乡村振兴专项信贷业务,为该行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拓展了新渠道。
据了解,“村社别贷”是工行嘉兴分行今年全新推出的普惠“乡村振兴”专属产物,是为有一定稳定性收入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经济合作社)提供的普惠融资服务,,主要用于借款人所在村产业经营、综合治理及提升。该产物采用线下小额信用贷款、线上公司经营快贷等方式进行办理,摆脱了传统融资模式下对于抵押物的依赖性。
今年以来,工行嘉兴分行在监管部门和上级行的指导下,积极迎合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需求,深化金融服务的适用性改革,全力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通过项目贷款、村社别贷等各类融资产物有效服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等。
下一步,工行嘉兴分行将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强化金融服务,推出“农户别贷”、“农机别贷”等更多适用乡村领域的融资产物,完善乡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场景建设,持续延伸信贷业务服务半径,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乌镇时间”,又开启,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如今,在传承与创新之中,有着红色基因的工行嘉兴分行始终坚定当好红船“护旗手”,在打造更多数字化民生场景中提升服务质量,在智慧发展浪潮中注入更多“智慧基因”,彰显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