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部署。在新能源领域,工行舟山分行将公司碳表现纳入授信管理流程,促进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差异化支持措施,升化金融“深蓝引擎”,驱动海洋能源新时代。
“立足海岛大市,近年来我们聚焦‘双碳’目标,认真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引导辖属各分支机构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基于地方绿色能源开发的实际需求,通过推出‘金融+’服务模式,为海洋能源开发注入全新动能。”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银团推动海上风电项目腾飞。走近岱山县杭州湾海域,无垠的水面泛着碧波,一座座风力发电机迎风而动,徐徐海风不断释放着绿色潜能,画就一幅海洋无限“风光”的壮阔绘卷。
“从前,因为我们这个岛比较偏远,一到夏天用电高峰期就会出现断电问题。自从有了这些‘白色风车’,家里再也没有停过电。”指着海上的一座座风机,在海岛上生活了一辈子的陈大爷感慨地说道。
作为远离大陆的偏远岛区,岱山的电力供应长期存在着较大缺口,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刻不容缓。面对得天独厚的海岛可再生资源,工行舟山分行认真践行国有大行分支机构的责任和担当,领导班子多次带队赴华能浙江分公司对接工作,深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提供信贷资金保障。如今,华能浙江岱山1号海上风电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能为舟山市输送近1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也为岱山岛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区域协同共促潮流能开发利用。从云端鸟瞰东海之滨,一座“海螺”轻轻吐露着来自深蓝的“旋律”。这是位于岱山的“尝贬顿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总成平台,拥有世界上唯一实现连续发电并网运行超过两周年的发电机组,被权威机构评价为全球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随着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公司拟建设1.2MW 潮流能发电设备,但在资金流转上遇到了挑战。了解到浙江舟山联合动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实际困难后,工行舟山分行积极介入,指导辖属岱山支行,联动省外兄弟机构,为客户量身定制了一整套融资方案,项目贷款支持超 3000 万元,助力规模化海洋潮流能电站建设。
“这几年,我们建立健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机制体制、金融产物、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积极开展改革创新与转型实践,多措并举地助力海洋产业链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工行舟山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该行始终聚力海洋新能源发展,深度聚焦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渔光互补、潮汐能发电等领域,早在2017年就已开始支持全市首个海上风电项目,2023年落地“海上发电、海下牧渔”渔光互补项目。截至目前,全辖累计获批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贷款7个,项下融资投放金额累计超过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渔民船舶维修、生产设备改造、材料储备、燃油采购、渔货运输及其他渔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2024年工行舟山分行全力优化“渔业贷”创新产物,在禁渔期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全辖“渔业贷”融资余额已达7711万元,最近一年净增6823万元。
此外,该行针对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中的港航物流和海事服务等领域,定期组织专项大走访,主动对接,紧密关系,通过“一链一策”“一企一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积极响应全市金融系统“舟到助企 服务增效”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全辖在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方面累计发放贷款近60亿元。
“2025年,我们将继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深化与海洋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以更创新的产物和更优质的服务,助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行舟山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