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制片厂传媒

践行绿色金融改革 工行衢州分行服务绿色经济发展
点击量:1875 2023年11月10日

20231101上报(2条)配图03  压缩.jpg

工行衢州分行始终坚持“绿色+特色”模式,围绕绿色项目、绿色转型、绿色政策和绿色流程,发挥特色优势,拓展绿色金融。截至目前,全辖绿色信贷余额达205亿元,较年初净增84亿元,绿色信贷规模占所有贷款总量的35.35%,较年初增长了11.51个百分点。

制度创新,健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

组织架构上,在市分行层面组建绿色金融委员会,加强对全市系统绿色金融各项工作的统筹领导和协调推动;下设绿色金融专班小组,统一部署辖内绿色项目服务对接事宜;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负责规划发展绿色金融,引导全辖资产结构向绿色转型。

基层探索上,积极推动绿色专营支行建设,辖属柯城支行和江山支行“先行先试”,致力于绿色金融改革政策和产物创新,全力打造全国工行系统绿色金融改革标杆支行,针对性地助推全市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

考核体系上,把全辖各支行绿色金融任务完成情况和信贷规模增量配置、经营绩效考评相挂钩,进一步加强专项管理,定期跟踪监测,按季排名通报,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责任目标,并将评价结果与支行行长、分管副行长的年度绩效紧密挂钩。&苍产蝉辫;

标准创新,完善绿色金融标识管理。

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统计要求和上级行分类标准,在客户和项目准入阶段,确定绿色金融统计标识,做好后续台账信息录入;放款阶段,则强化相关标识录入情况的监督。因录入错误导致全辖绿色贷款、节能减排量数据统计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视为重大风险事件,扣减其绿色信贷考核分值。

对全市系统信贷人员下发《绿色标识录入规范性指引》以及实务操作等培训资料,帮助专业条线客户经理深入了解公司客户的贷款用途,认真做好绿色标识录入和管理。

尤其是从源头抓起,在新建信贷关系、项目台账设立、借据信息补录等各环节,由市分行专业部门进行标识准确性审核。同时,定期开展绿色标识录入合规性检查,通过支行自查与市分行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绿色标识准确性。

技术创新,搭建绿色金融碳帐户平台。

拓展碳账户应用场景,推进碳账户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全流程管理,将碳征信报告、公司贴标情况等全面嵌入信贷体系,进一步加强碳征信操作应用监督,并责成信贷人员在尽职调查环节必须查询公司碳征信,再结合碳征信报告内容,给予不同的信贷施策。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在客户准入、信用评级、授信核定、审批权限、利率定价、担保方式、贷后管理等七方面,实施碳金融全流程管理,结合2021年已经搭建好的“碳账户辅助系统”,进一步优化系统辅助功能,从而提升了实操性和参考性。

业务创新,丰富绿色金融多领域产物。

立足全市各地区域资源禀赋和地方产业特色,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增强产物供给能力。比如节能环保方面,结合《浙江省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操作指引》,落地衢州市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230万元;根据监管部门《对于开展“节水贷”融资的服务工作的通知》,操作了当地同业首笔“节水贷”特色融资业务。

又如创新工具方面,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成功申报衢江区抽水蓄能工程、江山科润智能节能变压器等项目,纳入碳减排专属融资范畴累计1.26亿元,进一步降低和优化了公司客户的信贷成本。

再如开创存量资产盘活模式,从绿色循环经济角度出发,基于衢州智造新城计划,通过市场化运营盘活管网、停车位等大体量资产的需求,创新谋划存量资产盘活项目,最近两个月内连续审批2笔贷款并实现快速投放10亿元。

服务创新,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开辟小微公司线上开户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实施一站式服务,致力渠道建设,简化操作流程,对公开户等繁琐业务“最多跑一次”。持续推动搭建智慧支付场景,与学校、医院等公益单位合作,推广“医快付”“银医通”“银校通”等创新产物,实现学费、医药费网上便捷支付对账。

在全辖范围内推广普及电子填单程序,倡导无纸化办公,打造“低碳网点”。尤其是通过网上银行办理业务,为广大客户享受金融服务带来便捷,同时减少了柜面窗口的纸张消耗,极大地促进了节能减排。

最近一年,工行衢州分行网上银行受理业务5080多万次,其中公司网银238万次、个人网银4842万次。 


来源:工行浙江省分行 编辑:周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