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兴则经济兴,浙江有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质土壤。作为浙江本土的金融机构,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聚焦服务浙江省叁个“一号工程”,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决策链短、地缘人缘关系紧密、产物服务更接地气的优势,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更好服务“叁农”、服务“小微”,持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降低小微公司主融资门槛
位于嘉善县西北翼的陶庄镇是一座“钢铁小镇”,在这里建设了占地266.6亩的“两创中心”,机器轰鸣,一派繁忙。近日,在“两创中心”经营不锈钢材料的张老板体验了一次线上申贷,获得当地农商银行的120万元授信。
嘉善农商银行持续多年开展 “金融指导员”走访活动。在一次走访中,金融指导员了解到做不锈钢生意的张老板遇到了难题,眼看着原材料订购的付款日子渐近,资金缺口问题却尚未解决。在张老板的印象里,贷款申请的过程手续繁琐、耗时又长,虽然听说过线上贷款申请,却由于担心操作不当而迟迟没有尝试。这一次,张老板在金融指导员的耐心讲解下完成了线上申贷,在紧要关头拿到了贷款。
这样的场景在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内极为常见,全系统积极发挥金融科技和服务体系优势,推动下沉一线走访和业务办理模式创新,为客户尤其是小微公司主大大降低融资门槛、缩短融资时间,于细微处助力打造融资畅通、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聚焦“急难愁盼”,提升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
入夏以来,台州金清镇海燕村的路边,有个卖西瓜的摊位生意火爆。忙碌的身影除了头戴斗笠的瓜农朱兴明,还有一位身着衬衫西裤的农商银行共富金融专员。
“如果不是农商银行的50万元贷款,我这40亩地的大棚都还没有着落。”瓜农朱兴明看着共富金融专员主动帮忙称西瓜,不禁笑道:“帮着我卖了1万多斤的瓜,这杆秤都用得越来越熟练了。”
以“百晓红企红村”共富大走访为契机,路桥当地农商银行共富金融专员坚持深入基层、干在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把为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第一位。今年以来,仅路桥农商银行,就已走访农户30174户,发放涉农贷款175.63亿元。
始终聚焦百姓需求、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全力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这是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涉农贷款余额19189.54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1754.66亿元,比年初增加192.08亿元,增幅12.29%。
创新助企帮扶模式,量身定做“有一套”
提到诸暨的产业,“袜子”常常是绕不开的,这里拥有全球最完整的袜业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钇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诸暨袜机智造的“后起之秀”,公司生产的第叁代织缝翻一体智能袜机还未上市就已收到300多台订单,但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一度让公司“进退两难”。
当地农商银行与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走访,在得知公司困难后,一次性给予知识产权质押授信3000万元,并为其推荐的下游袜业公司、袜机经销商等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帮助公司缓解了应收账款压力。
“诸暨农商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解决了我们自身贷款的担保难题,‘智能袜机通’这个专项贷款更是解决了我们袜业公司应收账款的后顾之忧。”钇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孟勇感慨地说。
为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诸暨农商银行与市场监管局按行政区域组建了23支“红联盟”服务小分队,对辖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开展全面联合走访,不到一个月时间走访公司就超过2500家。
为精准助推现代产业发展,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加大支持先进制造业、科创产业等,目前发放制造业贷款超8970.49亿元,较年初增长717.22亿元,发放科创贷款超2735亿元,全省覆盖率达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