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国上下抢先机、拼经济的大背景下,金融支持在稳增长、促转型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如何用好金融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增强公司信心,是当下金融机构在新的赶考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走好“赶考路”,当好“答卷人”。25日,杭州银行发布2022年度报告,交出高质量“答卷”。2022年,该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深耕科创金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在保持全行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全力支持经济稳进提质。
强化重点领域服务 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
精准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需要金融机构“修炼内功”,不断创新产物和服务供给,深化支持实体经济和产业的能力。
2022年,杭州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创3.0建设,横向拓宽行业边界、客户边界、产物边界,纵向实现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
“我们的公司正处创始初期,接到大额订单固然高兴,但限于流动资金短缺,上游订单一时无法完成。”一名落户浙江台州的留美博士带领有着十五年以上投影引擎与系统开发经验的核心创始团队,经营着一家光电科技公司,主营数字投影光引擎产物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杭州银行台州科技支行通过当地科技局了解公司需求后,迅速响应,走访公司实控人,通过科易贷产物为其核定授信额度200万元,成为该公司的首贷行也是唯一信贷行。
作为最早探索科技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该行还通过“杭银金引擎”为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有效提升“专精特新”公司服务体验感。其已建成的科创公司数据库更是涵盖1165万家公司,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杭银科创金融13年来积累的上万家科创公司信息,初步形成了科创公司成长性评估模型。
助企纾困送上及时雨 护航稳增长大局
拼经济,营商环境是关键。
2022年4月,杭州银行余杭支行积极参与余杭公积金缴存信用助企贷款产物的准入设计和开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公司使用余杭公积金缴存信用惠企贷款小程序,即可申请到贷款额度,不仅让公积金信用“变现”,更缓解了公司流动性资金压力。
公司开足马力拼发展,背后也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为确保该产物顺利上线,杭州银行余杭支行主动摸排1800余户符合基本准入的公司名单,依托公积金缴存大数据,确认公司资信,划分授信额度,实现申请流程精简提速。其扩大信用贷授信额度、降低定价等举措获得政府好评。
准确把握需求,纾困方能精准高效。
2022年,杭州银行对受疫情影响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小微公司,通过无还本续贷、延期、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做到应延尽延,应续尽续,助力公司平稳恢复。截至2022年末,该行共计为1.56万户普惠小微客户办理“延期还款”229.58亿元。
办好纾难解困实事,更需有温度、有速度的暖心服务。2022年,杭州银行持续加强普惠小微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数据统计,2022年,该行用于支持重点区域抗疫公司复工复产的优惠贷款专项额度达78.23亿元,对涉及疫情的小微公司及个体户,均给予低于小微公司平均贷款利率的优惠利率。
金融活水支撑乡村振兴 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
体现责任担当,需要合力攻坚的决心,更需下沉基层的耐心。
杭州银行因地制宜,深入走访基层,利用贷款发放、财富管理和项目帮扶等金融政策和工具,打好组合拳,实现由“输血”式资助到“造血”式帮促转变。
在杭州淳安县,杭州银行淳安支行正与千岛湖镇政府签订金融共富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协同当地同业机构,在镇政府统一规划下,杭州银行与千岛湖镇的九个村组建金融共富联合体,成立千岛湖共富合作社,以帮扶千岛湖镇周边村困难群众,逐步形成帮扶长效机制。除负责联合体农产物订单及采购资金落实外,该行还助力销售各类农产物,形成销售利润。
绿色金融是“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杭州银行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绿色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努力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愿景。
2022年,该行绿色贷款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并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推出“风光贷”支持浙江省“风光倍增”工程,助力新能源发电项目发展;推出“节水贷”产物,加强对节水型项目和省级节水型公司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