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产蝉辫;近日,在衢州江山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内,3条装瓶自动化生产线正在不间断运行,16瓶一筐的塑料筐随传送带缓缓而动,不到1分钟便完成装瓶。一筐筐填满压实的菌种瓶顺着传送带不断前移,送入培养车间。“我们工厂化生产线,目前瓶栽一个小时可以生产2.4万瓶,相较于传统白菇的袋装生产,每个人工一天最多生产1000袋,效率提高了20多倍。而且我们瓶栽生产,产物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也比较好,这也多亏了浙商银行的支持。”江山市食用菌产业农合联理事长姜莉勇介绍。
在衢州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浙商银行衢州分行深入了解江山市各县(市、区)产业特色及小微公司痛点,围绕江山食用菌产业升级,于今年8月末,创新推出“种养殖共富贷”,积极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发挥食用菌产业集群效应,助推当地做大做强产业优势,在乡村振兴路上开启共富“加速度”。
江山白菇是江山经过8年筛选、驯化、选育而得的金针菇品系优良品种。2020年,江山市食用菌产业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项目,获得项目资金支持8000万元,江山市以这8000万元资金为“杠杆”,“撬动”建设总投资5.3亿元、占地面积600亩的江山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眼下,江山白菇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1.0版”自然菇、21世纪初的“2.0版”空调菇后,正式迈入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机械化工厂式流水线生产的“3.0版”新时代。江山市食用菌产业农合联会员瞄准了数字工厂化的生产优势,投资了1.5亿元建设一个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工厂。自今年7月份项目建成投产以来,每天有7万瓶的白菇出菇。
“由于前期投资资金较大,资金比较紧张,幸好浙商给了我们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姜莉勇介绍,目前,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工厂由叁个江山市食用菌产业农合联会员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创立。通过工厂化育菇,公司所生产的白菇每瓶产量可达500克,平均每天可生产白菇40吨。同时,该产业园自从升级为全程智能化、数字化、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后,与传统装袋生产相比,效率提高20多倍。
江山支行客户经理毛晓鹏表示,针对江山市食用菌产业农合联智能化生产项目,通过“种养殖共富贷”专属小微信贷产物,为叁个会员公司提供免抵押、高额度、期限活、低利率、操作简单、放款快的定制化融资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已为22个种养殖户放贷20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