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富阳里山镇的新厂房里,老周和女儿小周正在查看机器人自动操作生产流水线的调试。这家“老底子”化纤厂借着亚运会的“东风”另起炉灶,在年轻的“厂二代”主导下,在民泰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实现由“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的华丽转身。
老周的化纤厂原本位于富阳灵桥镇。2018年,工厂所在地块被征用,用于亚运会安置房建设,工厂随即停工拆迁。择地新建厂房是个大工程,老周心里本已打起了退堂鼓,原因有二:一则自己过了知天命的岁数,儿女成年,家中宽裕,无需太过奔波劳碌;再则自己经营化纤产销多年,手中积累了不少渠道,借此机会转做贸易,收益也不会差。而这两点原因背后的深层次因素,无非传统制造业太苦、太累,担心年轻人“看不上”,不愿接手。
老周的心思被女儿一眼看破。“我爸太小看我了。”小周说。小周是个90后,身处杭州这座金融和互联网城市,也见证了不少“潮涨潮落”。“很多项目‘平地起高楼’,又迅速衰落,对我冲击蛮大的,”小周说,“回过头来看,像我爸他们坚守的制造业,虽然走得不太快,但是走得稳啊。”小周又补充道,“而且我爸的厂开了那么多年,说放弃就放弃,也太可惜了。”
小周支持父亲工厂延续经营的这份想法并非空想。在她的设想里,这家工厂不仅要“重生”,还要“升级”;不仅要走得更稳,还要走得更快。经人介绍,小周联系上了浙江理工大学的智能制造实验室。理工大学的实验室专攻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和小周的需求一拍即合。经过几轮深入探讨后,一个由机器人加工、包装和运输的智能工厂雏形初步形成。根据测算,采用全流程智能制造,不仅产能将大幅提升,人力成本一年下来可以节省叁分之二。
说干就干,小周在老周的指导和支持下挑起了建设新厂的大梁。“2018年到现在,买地、奠基、盖房子、买设备……”小周回忆道,“整整四年,现在终于快要看到成果了。”眼看胜利在望,小周的一块“心病”却始终挥之不去。买地盖厂投入巨大,虽然有拆迁赔偿和父亲多年经营厂子的积蓄打底,也向银行贷了款作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她。“设备投入5000万,机器人流水线研发资金1000万。化纤生产污染高,污水处理设备也马虎不得,”小周算了一笔账,叹了口气,“处处都要用钱,手头永远紧张。”
看着女儿女婿四处筹措但收效不大,老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当他懊恼自己帮不上忙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觅得转机。老周到女婿的老家——富阳五丰村去吃饭,结识了前来走访的民泰银行富阳支行客户经理。“五丰村是我们支行的‘根据地’,每周叁都会有客户经理过来驻点,一年多来风雨无阻,”民泰银行客户经理说。根据老周、小周的迫切需求和实际情况,民泰银行富阳支行为他们制定的授信方案瞄准了200万元经营性自助贷款。“自助贷款嘛,随借随还,什么时候要用了再取钱,节约成本,非常适合我们。”这一次,老周对自己帮上的“忙”非常满意。
在民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小周这个“厂二代”的传承之路即将看到胜利的曙光:由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实验室的机器人已研发完成,目前正在最后的调试阶段。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包括固定流水线加工、运输、包装等。机器人流水线调试完毕正式投产后,预计产值将比原来增加40%。同时,智能制造每年可以降低至少200万元的人力成本。届时,老周贸易经营的产物也将全部由女儿主理的工厂生产。
“我们以‘根据地’为据点,充分吃透当地乡村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动向和资金需求,”民泰银行富阳支行负责人说,“用好‘连续贷’和‘灵活贷’两项机制,打好我们手中的产物‘牌’,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添一把‘推力’。”截至2022年9月末,民泰银行杭州分行制造业贷款近19亿元,投贷近2万笔。越来越多传统制造工程在现代化、智能化的“淬炼”下进化乃至重生,在新时代沿着“制造强国”的大道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