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农行在山海水城台州扎根,滋养了初代“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者,更见证并参与了制造之都的建设。如今,台州积极投身“两个先行”,锚定“五城十链”目标,在这幅向海图强的蓝图里,更见制造业与农行联袂共舞的婀娜身姿。
垦荒:一只智能马桶的成长史
很少人知道,台州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生产智能马桶盖,国内的第一只智能马桶是台州人造出来的,目前台州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智能马桶盖生产基地之一。这一只马桶背后,还有农行敢贷的助力。
西马智能科技,如今已是台州智能马桶的领军公司。但回望创业之初,西马的“垦荒”困难重重。“15年来,农行一直伴随着我们,风雨砥砺,都是一起过来的。不管是高峰还是低谷,不离不弃。”西马智能科技创始人之一刘日志把农行称为公司“娘家人”,“遇到困难,就像找老娘舅一样,先找农行出谋划策。”
西马创始人刘日志原本做羊毛衫生意,在40岁那年意识到再不转型就将定型的时候,决定与王正平合伙做智能马桶。2006年,他们请来职业经理人,2007年,西马成立,并开始建厂房。对于智能马桶,当时的农行台州海门支行早成立了调研组,做足了功课。于是,当西马要建厂房时,农行台州海门支行以刘日志羊毛衫厂厂房做抵押,并以公司家个人信誉为担保,给予500万元贷款。
但没想到,西马出师不利。2007年,厂房落成,2008年,职业经理人请辞,宣告创业失败,一共损失1300万元。“我当时太害怕了,怎么办?我前期从来没有参与过研发。”刘日志也曾彷徨。但台州公司家最擅长的便是迎难而上搏击浪潮。于是,刘日志尝试以做羊毛衫的生意秘诀——打造爆款来做智能马桶。
随后,他前往德国、日本等拥有成熟智能马桶技术的国家。2008年至2015年,西马智能科技经历了最艰难的八年。他和合伙人的自有资金开始捉襟见肘,多家合作银行出现压贷和抽贷情况。“我们向银行解释行业是光明的,为什么我们会失败,接下来我们要如何成功。”刘日志说,那时农行与西马一条心,不仅没有惜贷,而且将原本的500万元授信增加到了1000多万元,最高时达到了1980万元。
2012年,研发团队推出了一款“无水箱智能马桶”。“一炮而红,国内很多厂家来模仿我们。”凭这一爆款,2013年时,西马赚了200万元。2017年,西马终成千里马,公司利润超七千万,从此奠定行业领导者地位。
今年,西马搬进新落成的“5骋未来工厂”,30秒生产一只智能马桶的高端车间,吸引着同行观摩。但对于制造业来说,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2020年疫情袭来时,农行又为西马增量授信至1.1亿元。有了资金助力,西马在特殊时期仍能快马加鞭。
以西马为代表的台州智能马桶行业,一跑就跑出了全国智能家居细分行业领军者的版图。公司界垦荒,金融机构精准浇灌,一个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成长起来了。
蝶变:一组药的竞争史
仙居车头制药,坐落在仙居县大战乡,使用的是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厂房,在这老厂房里有不少博士,甚至是院士在勤勉躬耕。一席白大褂、几台仪器,小山村的蝶变在这里完成,台州与世界医药行业的齐头并进,也在这里出发。
1995年,现今的车头制药董事长陈恬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加入父亲创办的车头制药。1996年,公司经营便出现危机。危机肇始于1994年,全球萘普生紧缺,瑞士药企来到中国采购。这本是车头制药的拳头产物,是一次良机。但看到全球紧缺现象后,国内一下子涌现了五六十家公司争着生产萘普生,供大于求导致产能过剩。2年后,包括车头制药在内的药企库存积压,资金链变得紧张。很多小型药企没能熬过这一劫,车头制药当时的体量虽不小,但日子也不好过。
“当时很多银行基本都不支持我们了。”陈恬说。由于大量生产萘普生的药厂退出,银行看到了行业危机。
及时出手的是农行仙居支行,“听老同事说,当时我们县、市、省里农行一起商讨,将车头制药列入全省重点支持公司,给予金融帮扶。”农行仙居支行副行长娄志伟说。
农行敢出手,原因在于它与车头制药的历史渊源。80年代,车头制药创立时,农行便向它发放了第一笔贷款。农行一路看着它成长,了解它的实力。进入90年代,车头制药面向全国引进名牌大学毕业生,如今这批大学生都已成为了公司骨干。
“行业的低谷并不影响车头制药的研发,公司实力很强,很专注。”娄志伟表示,于是,农行向这位老朋友伸出了双手。陈恬表示,经过这一战,国内生产萘普生的就只剩下了车头制药一家。“全球只有叁家,我们目前排名全球第二。”若没有农行的鼎力相助,车头制药想要问鼎全球,步伐不会如此之快。
到了2011年,车头制药在当地购买土地建造厂房,迈入发展新阶段。这时,不少银行均向车头制药抛来橄榄枝。“我们首选农行,和农行是有感情的。”陈恬表示。如今,年产超9亿元的车头制药在医药行业,积累下了良好的声誉。
在台州五大产业城的布局中,新医药健康城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世界高端医药制造中心之路上,公司在打拼,金融机构在助力。截至目前,农行台州分行共为台州医药行业提供贷款超28亿元,这座新医药健康城的构筑过程中,农行还在持续发力。
共济:一个电机的历险记
电机,是机械的重要组件,可以说是制造之都的制造之心。坐落在路桥金清镇的金龙电机,起步于80年代,90年代从内销转出口后,蜚声国际市场。2002年到2008年期间,金龙电机在叁相异步电动机出口中位列全国第一。
“我们和农行的合作,最早从90年代开始,大大小小无数坎,农行一直很坚定地支持我们。”金龙电机总经理叶叶的说法得到了农行台州路桥支行副行长林晓的认可,“金龙电机我们都很熟,用九死一生来形容都不为过。”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创业者,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是刻骨铭心的坎,金龙电机也不例外。尤其是2008年,金龙电机在鼎盛时期遭遇资金问题,“当时若没有农行支持,我们很可能撑不过那场危机。”叶叶说。
但这些都不如2020年疫情的冲击来得猛烈、持久。“疫情刚来时,我们的主要销售市场还在欧洲,影响不大,但随着全球疫情蔓延,我们必须有所行动。”叶叶表示,当时,金龙电机当机立断,做出出口转内销的决定。2020年5月,国际市场对于电机的需求迅速萎缩,金龙电机的国外订单出现断崖式下滑。而国内销售渠道尚未搭建完善。农行路桥支行在看到公司困境后,快速将公司之前申请的6000万元短期贷款转为3年期中长期贷款,并为其下调贷款利率。“从财务层面降低公司顾虑,让金龙可以安心走内销转型路子。”林晓称。
资金上喘了一口气,金龙电机的转型也有了眉目。2021年,金龙电机顺应“双碳”目标,推出超高效节能电机,一举成为国内该级别电机的销售冠军。当年,金龙电机被认定为“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培育公司,并成为第叁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
今年,农行又为金龙电机增量授信中长期贷款7000万元,并额外提供1935万元供应链贷款,力保疫情期间金龙电机上下游公司原材料和中间品的正常供应。
于台州而言,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是空前的,如何联合社会各方力量携手共渡难关,是农行作为国有大行一直在思考的命题,也是作为一路看着制造业公司发展的“娘家人”最为关心的命题。责任在肩,仅2022年上半年,农行台州分行就新增制造业贷款57.62亿元,增幅超16%。
湾区:“五城十链”的未来式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蓝色经济正向台州湾张开广阔的怀抱。同时,金融机构也顺应台州发展顺势调整,2021年3月,原农行台州海门支行正式更名为农行台州湾新区支行,着力服务湾区经济。
2017年,新吉奥集团在台州湾新区布局新能源生产基地。2021年11月,农行台州湾新区支行与新吉奥达成初步合作。2022年4月,农行完成授信审批。前期顺畅的合作,在4月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新吉奥集团总部在上海,今年4月,上海受疫情之困而静止。公司高管均在上海,无法赴台州面签,但此时,新吉奥的资金之困到了十分紧急的时刻。在这紧急关头,农行台州湾新区支行为新吉奥开通了绿色通道,以视频签约的方式特事特办,及时授信1.5亿元。5月初,农行就为新吉奥发放了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和1000万元供应链融资贷款。资金到位,新吉奥按计划扩大产能。
近几个月,油价多次上涨,这给新能源车的销售带来了利好。“我们销量上涨的同时,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有了农行的资金,我们的产能才能跟上订单量。”刘祥表示,农行的融资帮助新吉奥打通了产业链,通畅的产业链又增加了新吉奥的产能,由此形成了银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农行的服务非常快,而且周到。”刘祥透露,今年4月,新吉奥同时与多家银行联系贷款事宜,但对于整车行业的授信,银行方面的限制多、流程长,审批最快的是农行。
20年前,一份“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嘱托,为台州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年后,这座年轻的城市,充分发挥了创新的活力,推动着民营经济实现新的飞跃,踏上浩瀚的蓝色征途。
“现在五城发展的规划让人振奋,也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服务的方向。未来,台州分行将立足山海水城,继续发扬垦荒精神,奋勇向前,为台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农行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农行台州分行党委书记章清华表示。如今,再次面向浩瀚的蓝色征途,农行将一如既往积极护航,为台州经济再一次的春暖与花开,更添锦绣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