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制片厂传媒

农行衢州分行:创新叁农应用场景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点击量:2689 2022年06月07日

“自从村里大部分人到城里打工后,好久没有看到水稻长得这么好了。”柯城区万田乡农民陈大伯走在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上感慨道。经过土地综合整治后,原本弯弯曲曲的阡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能够支持农机设备直接开进田野的“入田公路”,甚至在不远处能看到白鹭在田间嬉戏。

这是农行浙江衢州分行支持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该行结合衢州市当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创新推出“生态修复贷”业务,实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已累计为常山县招贤镇、青石镇和柯城区5乡15村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提供授信共13.7亿元,投放9亿元,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近年来,农行浙江衢州分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与各级政府对接,创新推出符合当地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的金融产物,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紧盯农村,共画“美丽乡村”新图景

“谢谢你们送来的‘及时雨’,为我们村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年3月,在白石镇曹会关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廖海富紧紧握着农行常山县支行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廖海富透露,今年曹会关村围绕“茶叶+旅游观光”发展文章,计划打造“英印茶园”等茶产业,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的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然而,由于村集体项目启动资金出现缺口让计划一度搁置,该行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上门对接,为曹会关村办理了8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帮助村里解决短期资金需求。

该笔“村集体流动资金贷款”是分行针对有贷款需求的村集体提供的一种新型贷款,帮助村集体解决缺乏抵质押物带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这笔贷款,‘英印茶园’等项目可以迅速提上日程,曹会关村未来可期!”廖海富介绍,“英印茶园”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占地约100亩的茶园,300平方米的茶坊制作间,总投资约200万元,建好后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带动周边近百名闲散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去年以来,农行浙江衢州分行主动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启动“800勇士进乡村”“农户建档再出发”等特色活动,以党建结对、整村授信和“乡村振兴大讲堂”“8090”宣讲等形式,与91个村开展党建结对,累计为115个行政村给予意向授信11.5亿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关注农民,将金融活水送到家门口

“原来是农村人周末到城市里玩,现在一到周末城里的小汽车一辆辆往农村里跑。”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高兴地说。近两年,“全国十大农民画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称号和中国乡村美术馆的建成让余东村的知名度迅速扩大,来余东村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餐饮和民宿需求也急剧提升,仅2021年国庆,余东村就接待了8万余名游客。

农行客户经理(左)向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金融项目 - 副本.jpg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余晓勤经营的“余家大院”已在当地形成良好的口碑,同时带动本村十余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扩大农家乐民宿的规模,余晓勤有了找银行贷款的念头,但他一直担心贷款手续麻烦,平时自己又很忙,抽不出时间。刚好当地农行在余东村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介绍农行惠农服务政策。在了解到余晓勤的顾虑后,农行客户经理邱丽丽向其仔细介绍了农行的金融服务,为其专门申请了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授信金额100万元。“一开始还担心手续麻烦,门槛高,没想到农行服务这么到位,几乎不用我自己跑,贷款额度还高。”余晓勤连连为农行的高效服务点赞。接下来,该行还将为余东村打造金融自治村,增加惠农通服务点,让村民能够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为打通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农行浙江衢州分行先后出台了包括《中国农业银行衢州分行对于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衢州分行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方案》等各类政策超过20余个,从顶层设计方面抓好组织推进。同时依托全行35个物理网点和1051个惠农通服务点,深耕农村市场,覆盖全市969个行政村,创建村民建档19.56万户;并通过“乡贤贷”“胡柚贷”“农宅保”等惠农别贷金融服务场景,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截至去年末,该行农户贷款规模由2017年的6.04亿元提升至30.36亿元,用金融活水帮助农民生产致富,过上好日子。

来源:农行浙江省分行 编辑:农行衢州分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