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椒江农商银行进一步接轨渔业市场,积极对接“浙里办”旗下数字化民生服务场景“渔省心”,探索建立金融助渔信用评价体系,创新推出金融助渔系列贷款产物,打造椒江农商银行融入政府数字化改革的金融样板,解决了长期以来“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难、渔业安全协同监管难、渔民增收致富难” 问题,真正实现了政府、渔民、银行的“叁赢”局面,固化了政企共建、渔民共治、社会共享、全生态共生的“四共模式”,打通了渔民融资领域“政策+平台+产物”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为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聚焦热点,建立沟通合作机制。一是建立服务平台。项目成立之初,该行派专人入驻区数字化改革小组,直接参与“渔省心”的项目开发,从组织层面推动各项服务工作落地。该行突破传统信贷审查理念,与项目主承办方达成深入合作,引入优质资源,搭建政务、民生服务与金融服务共通、共享平台,提供精准高效科技型融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二是建立联络员队伍。在椒江区大陈黄鱼行业管理协会中选聘人员担任联络员,把信贷服务延伸到经营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叁是建立专业团队。整合辖内渔民较多的支行资源,督导相关支行全年常态化走访渔民,收集客户信息,分析客群和产业特点,按区域建立对应网格,完善渔民活动数据库,实时掌握渔民经营动态,提供针对性服务。
精准破题,实施普惠服务机制。一是优化信贷流程。积极践行数字化改革及零售转型的理念,整合平台数据,建立阳光信贷管理平台,通过外部数据归集和精准模型判断,为“渔省心”金融助渔模块提供底层支撑,量身定制专属融资方案,打造“一站式”办贷流程,实现“流水式”办贷服务,确保客户最多跑一次。二是创新推出绿色金融“渔富贷”产物。“渔富贷”是浙里办首个全流程金融产物,渔民只需要下载浙里办,点击申请,通过在线实名认证和授权,最快3分钟内即可获得信用贷款,实现线上“一键式”办理。叁是完善利率定价。针对渔民经济实力弱、成本压力大特点,主动下浮贷款利率,实施差异化利率定价。自建金融助渔评分标准,以客户基础信息、资产负债信息占50%权重,“渔省心”信用分占50%权重,确定客户授信额度和利率水平。其中,评分80分(含)及以上为信用优良,授信额度最高300万元,最低利率3.8%;评分70分至79分为信用中等,授信额度最高100万元,最低利率4.35%;评分60分-69分为信用合格,授信额度最高50万元,最低利率5.2%;评分60分以下,不予以准入。
整合资源,完善贷款管理机制。一是构建信用新体系。基于阳光信贷管理平台评价模型,结合渔业船舶数字信用评价结果和红黄蓝叁色码分级评定,构建了“渔省心”金融助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将信用评价转化为普惠授信,有效破解渔民融资难的问题。针对渔民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该行主动让利,将贷款利率降至5%以下,引导客户回归传统金融机构。二是争取政府政策扶持。该行联合区金融工作中心、区农水局等召开“渔富贷”发布会,作为银行代表现场为涉渔经营户授信5亿元。叁是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对渔民风险状况的分析研判,注重风险管理事前预防,通过反哺融资,实现风控和盈利的平衡,有效破解渔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截至2022年4月末,该行共向渔民发放贷款8870多万元,100多艘渔船受益,最低贷款利率3.8%,减费让利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