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中旬许村和周王庙区域突发新冠疫情以来,工行嘉兴海宁支行在关键时刻全力以赴,认真做好金融服务保障,还组织志愿者战斗,在抗疫一线,为全市公司和居民安居乐业贡献金融力量。
特事特办,解决公司燃眉之急。
“王老板,你们工厂现在情况怎么样?”随着许村“叁区”管理的升级,工行海宁杭海支行行长居争鸣想到浙江颁础布艺公司一笔流动资金贷款就要到期,立即联系公司负责人了解情况。
“我现在正在发愁呢。”王老板着急地告诉居争鸣,因为受区域封控和交通管制的影响,人员不能进出,网点也无法上门办理手续,这笔贷款的无本续贷周转手续就搁置在那边,同时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资金回笼不足,一下子又无法筹集550万元资金偿还,从而陷入了两难处境。据此,居争鸣第一时间向上级专业部门进行汇报,顺利获得政策支持,特事特办地给颁础布艺办理了贷款展期,解决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难题。
这样的故事并非特例。在许村,一位经营家纺的商户向工行海宁许村支行申请个人经营性贷款1000万元,但因疫情影响,部分资料不能及时提交。考虑到对方急需这笔资金,网点负责人积极联系上级行,申请开通绿色通道,贷款业务先行审批,特许客户在疫情结束后补交资料。这也意味着许村解封的那天,工商银行即可以最快速度发放贷款,从而解决其资金需求。
虽然受疫情影响,位于许村区域的工行海宁许村支行和杭海支行两家网点暂停营业,但工商银行的金融服务永远在线,正以最大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随叫随到,满足客户紧迫需求。
“我们项目部已经没有口罩了,请问你们可以帮忙解决一些吗?”大清早,工行海宁连杭支行行长苏杭突然接到一条江湖救急的手机微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海宁高新区与杭州钱塘新区四条相连的道路之江北路、春潮路、安澜路、文海北路对海宁方向进入钱塘新区的所有车辆、人员全部劝返;加上疫情防控需要,从海宁返回杭州的人员全部居家隔离。这些原因导致在高新区建设的某项目部人员与杭州总部失去了后勤保障,项目部内数名员工面临口罩没有备用的紧急情况。于是,他们想到了与其子公司有紧密合作的工商银行寻求帮助。
怀着对合作公司的关心之情,苏杭详细询问了项目部人员数和口罩需求数,随后就在网点内部进行收集,凑齐了50个新口罩,马上驱车赶往项目部,将物资交付使用。项目部负责人没想到工商银行这么快就送来口罩,深表感谢:“虽然这仅仅是几十个口罩,但你们工商银行的服务真是好,解决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工行海宁支行本级营业部也接到了某建设公司的求助:工地上的外来务工建设者发放工资而需要开立工资卡,但因为疫情形势严峻,大家外出前往银行办卡不方便,面临着后续工资无法及时发放的困境。
网点负责人孙玉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工地上的项目经理联系,安排上门服务。天刚破晓,孙玉就冒雨带领3名青年员工,携带办卡设备及相关资料,如期来到工棚营地,辅导外来务工建设者填写《办卡申请表》,快速完成受理流程。为了减少大家的等候时间,工作人员甚至放弃午餐,加班加点地完成任务。办卡期间,更是不断解答外来务工建设者提出的问题,工人宣传&辩耻辞迟;人民币防伪与鉴别”“电信诈骗”“个人用卡安全”等金融知识,提醒大家安全、正确使用保管银行卡。
诚心诚意,倾力服务乡亲父老。
凌晨5:20,天正黑,下着雨,风很大,来自工行海宁支行的志愿者小熊已经来到许村镇巷东村的核酸检测点报到上岗。今天,她的主要任务是查看健康码、维持队伍秩序。
作为一名许村人,小熊暂时不能回单位正常上岗,于是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村里的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上午近6个小时不间断的站立服务,在核酸检测期间做好秩序维护,有的时候对每位前来做核酸的村民在路口查看健康码,做好黄码和红码的有效分离,常常干到喉咙都喊沙哑。这段时间又是风冷雨急,她却说“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就能迎来春晚花开”。
除了小熊,工行海宁支行还有不少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防疫工作。比如参加防疫人员管理与物资整理的小许、在封控区开展人员排摸的小马和小都等等,这群年轻人用实际行动,为家乡抗疫做出了贡献,也展现了工商银行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感。
春天已经到了,寒冷终将过去。工行海宁支行将始终秉承大行担当,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务保障,与全市人民共同抗疫。曙光,就在眼前。